
新桂阳 6月19日讯(记者 周立志)血液是流淌在人体血管和心脏中的红色不透明的黏稠液体,对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县有这么一群“爱心战士”,他们总是在背后默默奉献,鲜为人知,但无数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奉献才让生命得以延续,他们就是郴州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桂阳县分队的队员们。
我县鹿峰街道百花社区居民邓小军,是郴州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桂阳县分队队员之一。47岁的邓小军一直从事摩托车运营,2004年,他通过献血宣传活动了解到无偿献血的意义,便一直走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据不完全统计,2021-2022年,邓小军组织的献血志愿者超过400人次,献血量达到160000毫升。2004年以来,邓小军本人先后参加无偿献血达73次,其中捐献血小板67次共计26800毫升,捐献全血6次共计2400毫升,至少帮助了150人,像邓小军这样的“献血英雄”,在我县还有数百人。
郴州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桂阳县分队副队长邓小军告诉记者:“去年我们通过抖音发现一个学生,他得了白血病,白血病之后需要很多很多的血小板,我们看到他确实很困难,我就跟他家长联系了,在我们分队里面我又发动了其他队员一起帮他解决这个用血困难问题。”
郴州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桂阳县分队的队员们,他们不但自己组织成员献血,还经常配合市县献血办,做好献血活动的组织、宣传等工作,广泛发动自己亲友支持无偿献血工作。自2019年成立以来,桂阳县分队从最开始的10个人,发展到现在的360余人,除了无偿捐献全血和血小板以外,不少队员还进行造血干细胞配型、签署器官或遗体捐赠承诺书,用自己的热血传递着爱与希望。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广泛的传播,一些关于献血“生病”、献血“减寿”、“医生不建议家人献血”等不实谣言的传播,以及献血与用血矛盾,让不少年轻人对献血望而生畏,导致不少地区医院,因为血液的缺少无法正常开展手术,如何科学认识献血也成了献血工作的头号问题。
县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储血点检验科副主任、主任技师朱含花说:“针对网上的献血谣言,目前来说还没有任何的医学文献作为依据,我和我的亲友也曾多次参加过无偿献血,每次献血后都没有感到任何不适,也没有因此而导致免疫力下降,对我的生活和工作也没有带来任何影响。”
据了解,每个成年人体内大约有4~5升血液(4000~5000毫升),健康的成年人每年可以献血2次,每次间隔6个月,献血还可以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而且血液会在短期内全部补充回来,对身体健康没有任何损害。
县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储血点检验科副主任、主任技师朱含花表示:“目前我们中心储血点O 型血用血相对比较紧张,在此,呼吁大家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用生命之血点亮生命之光,同时,我在这里提醒大家献血后要注意休息 1~2天内不要从事高空高温作业,不做剧烈运动,多饮水多吃新鲜瓜果蔬菜,鸡蛋瘦肉,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
责编:彭媛
来源:桂阳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桂阳水利局:闻 “风” 而动筑防线 全力以赴防抗 “杨柳” 台风
我县开展音乐创作采风培训活动
我县10名林业特岗生开启基层跟岗实习
高温下的劳动者丨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脚步丈量“滚烫”的责任 汗水浇筑出行安全
入秋养生正当时 中医养生科学防秋燥
践初心 办实事 | 县城管局建设遮阳棚 避雨遮阳利市民
桂阳三中举行2025级新生军训总结表彰大会
县妇幼保健院:口腔科搬迁升级揭牌
下载APP
分享到